突然关闭,面包新语卷款跑路?成都门店全关门!深圳人卡还敢用吗
面包新语:甜蜜陷阱背后的预付卡骗局
曾经风靡一时的面包新语,如今却因成都11家门店一夜之间集体关门,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和广泛关注。这起事件,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,暴露了预付卡消费模式下的诸多风险,也为消费者敲响了警钟。
一、从烘焙神话到“跑路”先锋:成都消费者血泪史
2003年,面包新语登陆中国,凭借金色螺旋LOGO、透明厨房和“会说话的面包”的营销概念迅速走红,上海南京东路店开业当天更是吸引了百米长龙,一个辣松面包甚至被炒到50元的高价。一时间,面包新语储值卡成为送礼佳品,象征着身份和品味。
然而,如今的现实却无比残酷。成都消费者小李的遭遇是众多受害者的缩影:6月15日充值500元,6月20日前往天府广场店时,发现门店已被蓝色围挡包围,标注“品牌升级,敬请期待”。7月初,围挡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一家苹果授权店,店员对此毫不知情。这哪里是升级改造,分明是悄无声息的“跑路”!
更令人气愤的是退款的艰难。王阿姨持去年充值的现金储值卡寻求退款,却被客服以“无支付凭证”为由拒绝。这种近乎于嚣张的回应,不仅令消费者愤怒,更暴露出商家无视消费者权益的恶劣行径。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深圳40余家面包新语门店却依然正常营业,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。
二、预付卡:商家的“融资工具”还是消费者的“定时炸弹”?
面包新语的“跑路”事件,将预付卡模式下的风险赤裸裸地摆在了消费者面前。充100送20,充500送100,看似优惠的活动,实则为商家提供了无息贷款。商家利用这些资金扩张经营,甚至挪作他用。一旦资金链断裂,消费者预存的资金便难以追回。
面包新语事件中,商家更是玩转了各种套路:以“升级改造”为幌子掩盖关店事实;设置近乎不可能完成的退款条件,例如要求提供转账记录、购卡小票及身份证复印件等,并拒收现金购买的储值卡;线上线下互相推诿,将消费者踢皮球,耗尽其维权的耐心与精力。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,即使在部分门店关门后,其抖音官方账号仍在销售19.9元菠萝包超值团购,却迟迟不发货也不退款,评论区充斥着“虚假宣传”、“骗子”等留言。
三、深圳门店的“平静”:暴风雨前的宁静?
看到成都门店的遭遇,深圳消费者或许会暂时松一口气,但这种“平静”可能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面包新语采用区域代理制,成都与深圳的运营商不同,但这并不意味着深圳门店就安全无虞。面包新语集团2023年财报显示,中国区营收暴跌30%,关店150余家,集团自身经营状况堪忧。深圳门店虽然暂时运营正常,但未来仍存在巨大风险。尤其令人不安的是,深圳门店仍在积极推广储值卡活动,这更像是一种“饮鸩止渴”的行为。
四、预付卡跑路屡禁不止:监管与消费者的双重反思
ofo小黄车押金难退、健身房卷款跑路……预付卡模式下的消费陷阱屡见不鲜。这与监管的缺失和商家肆无忌惮的逐利行为密不可分。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存在,但执行力度不足,很多小商家根本无视规定,监管部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。而消费者往往因为维权成本高昂而选择放弃。最终,商家只需承担微不足道的行政处罚,便能轻松将大部分预付资金据为己有。
消费者也应反思自身消费习惯。贪图小便宜的心理,往往导致消费者掉入预付卡的陷阱。商家利用这种心理,巧妙地设置各种诱人的优惠活动,最终却让消费者承担巨大的风险。
展开全文
五、如何应对预付卡风险?
面对预付卡风险,消费者应采取以下措施:
1. 迅速消费: 若门店仍在营业,应尽快将储值卡余额消费完毕。
2. 保留证据,集体维权: 保留所有充值记录、购卡小票、聊天记录等证据,并与其他受害者一起维权。
3. 谨慎选择: 避免办理预付卡,或选择知名连锁品牌,并控制充值金额。
面包新语事件并非个例,它暴露了预付卡消费模式下的诸多问题。消费者需提高警惕,理性消费,保护自身权益;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,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,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。 别让预付卡变成“预哭卡”,谨慎消费,才能守护好自己的钱包!
"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